高考成績公布后,不可能每位考生都能順利的進入大學校園,高考分數公布之后,面對高考成績的不理想,與之前預想的成績相差懸殊,有些高考考生市復讀的兩年的考生,但是高考還是失利了,但是我想對每位高考考生來說,高考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但不是唯一的,如何正確和理性地面對高考,高考過后考生如何調整情緒,緩解心理壓力,作為考生家長又該做些什么?
老李兩口子近段時間心里特別煩悶:今年孩子參加高考,孩子平時特別聽話,成績在學校也是經常處于前30名的范圍之內,但不知什么原因,這次高考竟然失利,分數線下來后,孩子在幾天里就像變了一個人,先是呆呆地傻坐,后來就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他的同學打來電話,他不是不讓接,就是粗暴地掛斷,對老兩口也是愛理不理的……無獨有偶,在機關上班的趙主任提起女兒也是憂心重重,雖然自己在高考前就專門給孩子上過“心理課”,形成了考上考不上都會正確對待的共識,但分數線一下來,女兒當時就愣神了,然后就是號啕大哭,一連兩天滴水不進,怎么勸說也過不來勁……
隨著高考分數線的公布和各高校錄取工作的開展,因為分數不夠落榜和因為志愿填報不當等落榜的學生,便像上述老王和趙主任的孩子一樣,深陷沮喪甚至痛苦之中,而落榜生的家長也并不輕松,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夢想的破滅,一時也成為壓在父母心頭的石頭。但成績是成績,錄取是錄取,生活終究還要繼續(xù),孩子終究還要成長。如果此時對孩子落榜的處理不當,就會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輕者使孩子受氣,心理遭受打擊,重則使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對父母產生沖突,甚至會有孩子離家出走和想不開等極端現象,給家庭和青少年造成慘痛的傷害。怎樣面對“家有落榜生”就成為擺在父母面前的一件大事了。
及時進行心理調整
面對“家有落榜生”,家長必須及時調整心態(tài),正確地認識現實,走出心理死胡同。既然考試已經過去,既然錄取已經無望,何必再一個勁地唉聲嘆氣呢。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從自己的言行中體會到:成敗并非只此一舉,盡量淡化落榜對家庭、對父母自身、對孩子的心理壓力;謴徒】怠⑾蛏系募彝ド顨庀。
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落榜的學子大多處于青春期和生理、心理待健全期,因為心理和生理等諸多原因,處于易沖動、定力不夠的成長階段,如果不加以及時有效的教育引導,高考落榜的打擊容易使他們造成暫時性的心理失衡,甚至陷入自暴自棄、放任自流的境地。一方面要及時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引導孩子認清現實,正確對待成功與暫時的失敗,正確面對現實,并盡可能利用自己或者親友中的例子對孩子進行有目的的教育,讓孩子盡快從失意和消沉中走出來,客觀地看待自己,正確地面對現實。如果孩子出現了沉湎網吧、迪吧、電子游戲廳、酒吧等行為,家長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對孩子加強管理,并盡可能地組織孩子外出旅游、走親串友活動。切忌不管不問、言必稱傷透心、話必說失望極,要從根本上消除孩子極端言行和心理失控現象的發(fā)生。
莫在孩子面前夸人之長
高中畢業(yè)的孩子,正處于自尊心強烈、心理敏感時期,外界的一個小刺激也極有可能在孩子的心中掀起軒然大波。因為社交等原因,在孩子的周圍肯定有金榜題名的學子。在生活中,家長要盡量避免落榜的孩子與這些金榜題名者的接觸,如果實在避免不了了,家長要先引導孩子正確對待金榜題名的同學。同時,要在同學面前多談談自己孩子的優(yōu)點,正確地與孩子以及同學們一道分析一下失利的原因。家長切忌在外人和親友以及中榜者面前說類似于“看看人家看看你”、“人家某某就是聰明”、“你怎么不跟人家比比學習呀”等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語,盡量不人為地在孩子心中造成大的心理和精神波動。
幫助孩子選擇道路
“天生我才必有用”,成材之路有千萬條,家長要根據孩子失利的事實情況,分析孩子是暫時性的意外失利、不適合走高考這條路,還是不適合繼續(xù)求學,從而有選擇地為孩子的下一步成長提出指導性的建議:
一是繼續(xù)復讀。對于文化知識基礎扎實,因為考場發(fā)揮失利等原因造成的落榜生,可以走復讀的道路。
二是可以結合實際,選擇其他學習途徑。首先可以選擇上網絡大學。
三是對不愿繼續(xù)上學深造的孩子,家長就要及早從就業(yè)的角度考慮孩子的其他成長途徑了?梢灾笇Ш⒆訁⒓勇殬I(yè)資格證書考試。目前,職業(yè)資格證已成為進入勞動力市場的“綠卡”,成為極具“含金量”的就業(yè)“通行證”。對于落榜生,在選擇其他門路繼續(xù)求學之外,可以為進入就業(yè)市場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總之,家長與落榜的學生都應懂得,“上帝在向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必然會向你打開另一扇窗”,高考失敗并不意味著考生就走投無路,人生無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