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學科專業(yè)基礎綜合考試是各大高校招收計算機專業(yè)研究生的考核標準,2015年考研計算機學科專業(yè)基礎綜合大綱已經公布,請考生要依據大綱制訂復習計劃。在此唯學網小編特將計算機學科專業(yè)基礎綜合大綱整理如下,希望對考生備考有所幫助。
I 考試性質
計算機學科專業(yè)基礎綜合考試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聯(lián)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大學本科階段專業(yè)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價的標準是高等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生所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擇優(yōu)選拔,確保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質量。
II 考查目標
計算機學科專業(yè)基礎綜合考試涵蓋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tǒng)和計算機網絡等學科專業(yè)基礎課程。要求考生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上述專業(yè)基礎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III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數據結構 45分
計算機組成原理 45分
操作系統(tǒng) 35分
計算機網絡 25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單項選擇題 80分 (40小題,每小題2分)
綜合應用題 70分
IV 考查內容
數據結構
【考查目標】
1.掌握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數據的邏輯結構、存儲結構及基本操作的實現(xiàn),能夠對算法進行基本的時間復雜度與空間復雜度的分析。
3.能夠運用數據結構基本原理和方法進行問題的分析與求解,具備采用C或C++語言設計與實現(xiàn)算法的能力。
一、線性表
(一)線性表的定義和基本操作
(二)線性表的實現(xiàn)
1.順序存儲
2.鏈式存儲
3.線性表的應用
二、棧、隊列和數組
(一)棧和隊列的基本概念
(二)棧和隊列的順序存儲結構
(三)棧和隊列的鏈式存儲結構
(四)棧和隊列的應用
(五)特殊矩陣的壓縮存儲
三、樹與二叉樹
(一)樹的基本概念
(二)二叉樹
1.二叉樹的定義及其主要特征
2.二叉樹的順序存儲結構和鏈式存儲結構
3.二叉樹的遍歷
4.線索二叉樹的基本概念和構造
(三)樹、森林
1.樹的存儲結構
2.森林與二叉樹的轉換
3.樹和森林的遍歷
(四)樹與二叉樹的應用
1.二叉排序樹
2.平衡二叉樹
3.哈夫曼(Huffman)樹和哈夫曼編碼
四、圖
(一)圖的基本概念
(二)圖的存儲及基本操作
1.鄰接矩陣法
2.鄰接表法
3.鄰接多重表、十字鏈表
(三)圖的遍歷
1.深度優(yōu)先搜索
2.廣度優(yōu)先搜索
(四)圖的基本應用
1.最小(代價)生成樹
2.最短路徑
3.拓撲排序
4.關鍵路徑
五、查找
(一)查找的基本概念
(二)順序查找法
(三)分塊查找法
(四)折半查找法
(五)B樹及其基本操作、B+樹的基本概念
(六)散列(Hash)表
(七)字符串模式匹配
(八)查找算法的分析及應用
六、排序
(一)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插入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2.折半插入排序
(三)氣泡排序(bubble sort)
(四)簡單選擇排序
(五)希爾排序(shell sort)
(六)快速排序
(七)堆排序
(八)二路歸并排序(merge sort)
(九)基數排序
(十)外部排序
(十一)各種內部排序算法的比較
(十二)排序算法的應用
計算機組成原理
【考查目標】
1.理解單處理器計算機系統(tǒng)中各部件的內部工作原理、組成結構以及相互連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計算機系統(tǒng)的整機概念。
2.理解計算機系統(tǒng)層次化結構概念,熟悉硬件與軟件之間的界面,掌握指令集體系結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實現(xiàn)方法。
3.能夠綜合運用計算機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對有關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中的理論和實際問題進行計算、分析,對一些基本部件進行簡單設計;并能對高級程序設計語言(如C語言)中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一、計算機系統(tǒng)概述
(一)計算機發(fā)展歷程
(二)計算機系統(tǒng)層次結構
1.計算機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
2.計算機硬件的基本組成
3.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的關系
3.計算機的工作過程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