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工程師證書是建筑三大證里面性價比最高的一個證書,擁有它的人員當然屬于高薪人員,但是現在造價工程師們在擔心一個問題,那就是將來他們是否會失業(yè)。因為現在BIM技術正在逐漸取代他們的工作,隨著BIM技術的推廣,它最終會將造價工程師取而代之嗎?
既然是和BIM做對比,我們要了解一下關于BIM的應用。相比國內,國外的BIM實踐更早更成熟,所以參照國外的企業(yè),很容易產生直觀的對比。國外的造價控制人員是工料測量師,被業(yè)主稱為"費用經理",他們的工作在于全過程的造價控制。相比于國內造價人員,工作覆蓋更全面一些。國內的造價工程師目前主要是算量等工作,很少涉及全過程成本控制。所以,造價工程師的未來到底如何,還要從國內的工程造價行業(yè)具體情況來分析。
一、不得不承認BIM有很多優(yōu)勢,但是要在國內普及卻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具體到實際工程中,一個軟件遠遠不如一個造價工程師能辦的事情多。國內的工程造價,不僅是經濟賬,也是心理戰(zhàn)。造價工作不僅僅局限于造價本身,更是涉及到工程各方的溝通,一名優(yōu)秀的造價工程師甚至可以改變全局控制。造價規(guī)范與工程效益的同步協調,涉及種種微妙的利害權衡。
二、很多造價軟件實質是工程經驗的數據化,實際的工程實踐有很多不是BIM模型所能實現的。造價工程師對于工程進度和精度的理解有一定的差異,直接導致了同一工程會產生不同的造價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所以,無論一個軟件有多優(yōu)秀,都要精通最基本的造價知識,不斷的提高自己,去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
三、不管是作為平臺還是作為工具,BIM的應用者對BIM的應用有不同期待。現階段BIM還很難實現這種不同的需求,涉及的BIM模型也是種類繁多,誰才能選擇并控制這些模型呢?必然是既懂得與人溝通,又懂得與工程語言、計算程序溝通的造價工程師!
綜上,伴隨新技術出現,造價工程師依然會在工程造價行業(yè)扮演重要的角色,不斷充電的造價工程師將更會得到企業(yè)的重視。以上是對造價工程師是否會被BIM取而代之的介紹,想要了解更多關于造價工程師考試的信息請密切關注唯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