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
A.觀察法
B.歸納法
C.調(diào)查法
D.演繹法
22.桑代克主張的三個學習律是( )。
A.準備律
B.因果律
C.練習律
D.效果律
23.根據(jù)需要的不同性質(zhì),可以將動機分為( )。
A.內(nèi)在動機
B.外在動機
C.生理性動機
D.社會性動機
24.人際排斥的特征表現(xiàn)為( )。
A.行為對抗
B.認知失調(diào)
C.拉幫結(jié)伙
D.情感沖突
25.布魯巴奇等人在1994年提出的四種反思方法包括( )。
A.反思日記
B.詳細描述
C.交流討論
D.行動研究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寫在題中的橫線上)
26.桑代克從“人是一個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學體系,他的教育心理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講人類的本性;第二部分講學習的心理;第三部分講 。
27.美國______等人提倡程序教學,依靠教學機器或程序化教科書呈現(xiàn)學習程序,使學生循序個別學習。
28.個體心理活動的最高形式是______。
29.動機產(chǎn)生的外在條件是______。
30.班杜拉研究指出,影響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個體自身行為的______。
31.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由于群體的引導或壓力而向與多數(shù)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xiàn)象稱為______。
32.物理學習中的審題技能的掌握可能會促進化學等其他學科的審題技能的應用,這在心理學中稱______。
33.先前的思維活動所形成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成為了解決當前問題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tài),這種準備狀態(tài)稱為
34.______是指有系統(tǒng)地收集有關(guān)學生學習行為的資料,參照預定的教學目標對其進:旨價值判斷的過程。
35.邁克爾認為學習策略包含著認知策略、______和資源管理策略三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