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禮儀”要牢記
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綜合組公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對防控措施進行了調(diào)整,對《公民防疫基本行為準則》也做了相應的修訂。
最新版行為準則共有12條,包括勤洗手、科學戴口罩、注意咳嗽禮儀、少聚集、文明用餐、遵守1米線、常通風、做好清潔消毒、保持廁所衛(wèi)生、養(yǎng)成健康生活方式、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方面,倡導公眾將防疫基本行為準則作為一種社會文明風尚和健康生活方式,持久地堅持下去、推廣開來。
今天,跟著小編一起
了解公民防疫基本行為準則之三:
注意咳嗽禮儀。
疫情防控不松懈,咳嗽禮儀要牢記,
給自己、他人多一份健康保障。
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無紙巾時用手肘代替,注意紙巾不要亂丟。
○當咳嗽或打噴嚏時,盡量避開人群,用紙巾遮掩口鼻,防止唾液飛濺。
○如果來不及準備紙巾,可彎曲手肘,用手肘處的衣物遮掩口鼻。避免用雙手直接遮掩口鼻,因為這會讓雙手沾染上病菌,也會將病菌傳染給別人。
○使用后的紙巾不要隨便亂扔,要丟到垃圾桶里。
○咳嗽或打噴嚏后要立即清洗雙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進行手消毒。
○如果患有呼吸道疾病,外出時要佩戴口罩,同時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距離。
○錯誤1:沒有捂住口鼻,直接讓飛沫噴在空氣中
若沒有捂住口鼻,直接咳嗽或打噴嚏,帶有病原微生物的飛沫向四周散播,將直接影響并危害他人健康。
○錯誤2:用手直接捂住口鼻
痰液或唾液中的病原微生物能夠在皮膚表面存活數(shù)小時,若沒有及時洗手,這些病原微生物將通過握手、按電梯、接觸物品、開車門等方式迅速傳播出去。如果沒有及時洗手,直接接觸口眼鼻,也容易引發(fā)感染。
○錯誤3:堵住口鼻忍住不打
如果想要咳嗽或打噴嚏,卻用手捏住鼻子、堵住嘴巴,或捂住口鼻強忍住,呼吸道的氣流得不到緩解,遭殃的是耳道鼓膜、呼吸道、咽喉,甚至可能導致鼓膜穿孔、聽覺喪失、頭部血管損傷等嚴重后果。
○出門戴口罩,遮住口鼻
外出需佩戴口罩,在公共場所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距離。
○及時就診,盡早治療
一旦出現(xiàn)發(fā)熱、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覺味覺減退、結(jié)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癥狀,應及時按規(guī)范程序就診,并主動告知近期活動軌跡。就醫(yī)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戴口罩時咳嗽或打噴嚏,怎么辦?
戴口罩時咳嗽或打噴嚏,口罩被分泌物打濕或弄臟,防護性能會降低,需及時更換。
○咳嗽或打噴嚏后怎么做?
咳嗽或打噴嚏后要立即清洗雙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進行手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傳播、殘留。同時,我們也應注意日常生活細節(jié),與人談話時保持一定距離,說話聲音不要過大,避免口沫四濺。
來 源:文明宜昌
以上是關于禮儀的相關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禮儀信息,第一時間了解禮儀相關資訊,敬請關注唯學網(wǎng)禮儀欄目,如有任何疑問也可在線留言,小編會為您在第一時間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