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中止犯罪”這個名詞,甚至有的人員用這個詞來為大家辯解,偶爾有的犯罪人對此錯誤理解而鬧出笑話。司法考試的考試題庫是和社會掛鉤的,所以在司法考試中關于中止犯罪的考題也是比較多的。下面通過試題具體為大家介紹一下中止犯罪。
關于犯罪中止,下列說法錯誤的有()
A.周某意圖強奸沈某,著手實施暴力行為后,沈某說道“你休想得逞”,拿出小刀在自己臉上劃了兩刀,血流滿面(事后鑒定構成輕傷),周某嫌惡就自動放棄了奸淫。由于周某已經造成沈某輕傷,對于周某只能減輕處罰,不能免除處罰
B.吳某意圖強奸楊某,著手實施暴力先后遭到楊某激烈反抗,楊某采用手撓腳踹嘴咬等各種方法進行反抗,造成吳某輕傷。吳某惱怒,一巴掌將楊某打暈后,覺得興味闌珊繼續(xù)奸淫下去沒勁。于是自動放棄奸淫行為(對楊某沒有造成任何傷害)。吳某由于造成自己輕傷,對其只能減輕處罰,不能免除處罰
C.鄭某意圖強奸施某,著手實施暴力過程中不慎將施某價值昂貴的手機毀損。后來鄭某基于自己意愿自動放棄奸淫行為。鄭某造成施某手機毀損的結果屬于毀壞財物,對于鄭某應當減輕處罰,不能免除處罰
D.王某意圖強奸張某,但想著不能造成張某懷孕,想買個避孕套作為作案工具,又苦于身上沒錢,于是王某打工掙錢。在給人進行打工過程中,王某覺得整個過程走下來太辛苦,于是打消了強奸張某的打算。王某屬于強奸罪中止,由于沒有造成損害,應當免除處罰
參考答案:ABCD
【考點】中止犯中“造成損害”的理解
【解析】A項,中止犯的造成損害,必須與行為人的實行行為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沈某的自傷,與周某行為沒有刑法意義上的因果關系,不能認定周某造成了損害,對于周某應當免除處罰。
B項,中止犯的造成損害,不包括造成行為人自己的損害,僅指造成他人(包括國家和社會)的損害,對于吳某應當免除處罰。
C項,中止犯的造成損害,行為人對于相應的損害應該要具有對應的主觀責任,鄭某由于對施某財物毀損不存在故意,而過失造成財物損害的,刑法不予處罰,故對鄭某應當免除處罰。
D項,王某本身不構成犯罪,因為他是為了預備而預備,談不上成立中止犯。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司法考試中中止犯罪知識的詳細介紹,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司法考試的信息請密切關注唯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