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探討最熱的就是“在家上學”,在家上學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自行決定學習內容、上課時間、教學方式,而且家長還可以提供更長時間的教學,F(xiàn)在不少歐美先進國家,在家自學的數(shù)量逐年增長。全球在家上學已經成為趨勢。
多國實行在家上學,人數(shù)并持續(xù)上升
以美國為例,自1980年代開放在家自學后,參與的人數(shù)不但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長,目前更已超過110萬人。美國各州對于另類教育的相關法規(guī)寬松不一,根據(jù)美國聯(lián)邦政府統(tǒng)計,在2011到2012學年當中,全美約有180萬名學齡兒童在家自學,然而約有九個州的州法規(guī)定,想要讓兒女在家自學的家庭,父母至少要具備高中以上或同等學力才符合資格。
加拿大自1960年代開放在家自學后,風氣漸盛。首批參與在家自學計劃的家長,多數(shù)認為學校制式教育太過權威,競爭激烈,不適合兒童成長,于是紛紛成立一些“自由學校”。這些“自由學!币(guī)模都很小,以兒童為中心。至1970年代,許多這類的“自由學校”演化成所謂的“另類學!保⒈划?shù)亟逃纸庸。盡管受到部分法令的限制與辦學干預,支持的家長們不僅在各地區(qū)成立了在家自學協(xié)會,同時也成立了全國性的“加拿大在家自學者聯(lián)盟”(Canadian Alliance of Home Schoolers),透過集體的力量向當?shù)丶奥?lián)邦政府爭取應有的受教權及教育選擇權。
英國政府對在家自學的相關規(guī)范相對寬松,根據(jù)英國教育部訂定的在家自學準則,父母如果決定讓孩子在家受教育,不需要注冊或獲得當?shù)卣,且地方政府官員對于在家自學的教育內容也無權過問。不僅如此,有關在家自學的教學時數(shù)、課程、上課地點等,家長也不需要提供給主管機關。英國的基本教育從5歲一直到16歲,家長可以合法選擇在家教育小孩。家長本身并不需要是合格的老師,在家自學除了由家長自己授課,也可以聘請老師到家中教課,教學內容與時間自己決定。
中國大陸的升學考試一直備受矚目,學生承受的升學壓力是外人無法想象的。根據(jù)有關調查,針對1.8萬名有興趣讓孩子在家上學的家長的采訪,其中約2000人已開始在家教學。盡管家長在家教育孩子的權利沒有正式寫入法律,然而在家上學已不再是令人震驚,或是被視為異類的現(xiàn)象。選擇在家自學的大陸家長超過一半(54%)是因為他們反對傳統(tǒng)學校的教學理念;其他家長則認為普通課程的進度太慢(10%),孩子沒有得到充分尊重(7%)。另有7%認為他們的孩子厭倦傳統(tǒng)的學校生活。
在家學習的利與弊
首先,相較于傳統(tǒng)學校,在家自學者擁有較大的“教育自由”,可以依照孩子的個人興趣、健康狀況、心智年齡成熟度、學習能力等,自行決定學習內容、上課時間、教學方式。對于兒女較喜歡的科目,家長可以提供比學校老師更長時間的教學,授課內容也可以更加深入與廣泛。
在家自學并非供父母寵溺孩子逃避課業(yè)的方式,它是一種教育權的主張,相較于學!肮S生產線”式的教育模式,自學家庭則是針對孩子而量身訂做的“客制化”教育。再者,相關法規(guī)的制定及政策的實施對在家自學的發(fā)展也有影響。例如英國對于自學的規(guī)定寬松,曾發(fā)生一名倫敦16歲少年,因身體殘疾而選擇在家自學,卻因長期待在空間狹小的自家地板上,嚴重與社會脫節(jié),也未獲得適當教育。這個案件于2015年登上了社會新聞,同時使得在家自學的問題受到社會的矚目,并引發(fā)熱烈討論。不少人民呼吁主管單位應該修訂更嚴謹?shù)慕逃ㄒ?guī)加以管束,避免同樣的悲劇再次發(fā)生。
其次,目前仍缺乏讓自學家庭及政府單位雙方認同的評鑒模式及指針。曾有自學者直言,現(xiàn)在所使用的評鑒模式仍是以傳統(tǒng)學校的評量方式進行評鑒,并不適合自學生,故應該要對“適切的評鑒指標”進行更多檢視與修正。不少自學家庭對政府規(guī)定的評鑒標準并不信任,評鑒人員與家長的教育理念不同,往往造成評鑒結果無法使家長信服,導致評鑒的信任危機。
除了上述自學生可能面臨的困境之外,“社交障礙”似乎是社會對于在家自學者的刻板印象之一。孩子脫離學校系統(tǒng),無法與同齡人一起體驗校園生活,外界多少會質疑,這樣是否會讓自學生在日后產生社交障礙。然而面對這樣的疑慮,自學家庭反而有不同的見解:學校才是“無菌室”,把同一個年齡,甚至智力發(fā)展差不多的人關在教室一起學習,反而對孩子適應未來社會的多元性和彈性有害。
在家自學的利與弊長期備受討論。許多家長向往自學,卻擔憂萬一“失敗”會毀了孩子的將來;也有部分家長對自學的教育理念相當傾心,另一方面卻也擔心自學會讓孩子變得太封閉,以為自學就是整天關在家里“自己學”。然而,不論遇到何種挑戰(zhàn)與困境,在家自學確實是一種教育的選擇,它提供了一個不同于傳統(tǒng)的管道,讓家長有機會用自己的方式教育下一代。
過去談到亞洲地區(qū)的教育模式,無非是“考試領導教學”“注重紙筆測驗”與“背多分”等負面的印象,然而隨著教育松綁所帶動的思潮,讓教育權利的探討開始受到重視,并讓另類教育有了發(fā)展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大家若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唯學網,小編會第一時間為你報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