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距離2015年下半年企業(yè)培訓師考試也就只有幾天的時間了,對于有精力的考生而言,在考前做一些預測題是有必要的,如果沒有精力,就把之前的錯題拿出來翻一翻就可以了。這段時間對試題千萬不要貪多。下面是唯學小編為您帶來的企業(yè)培訓師考前試題。
1.人的性格是個性心理即非智力因素的核心部分,其特征結構包括( )四類:
A、態(tài)度、意志、情感、理智
B.態(tài)度、熱情、意志、認知
C.認知、意志、情感、理智
D.態(tài)度、意志、情緒、認知
2.由于人員素質測評是一種相對的測評,因此每個人測評的結果都要與某一個參照團體進行比較,以得出被測試人在參照團體中所處的位置,而這個參照團體就是( )
A、標桿
B.參照體
C、常模
D.基準
3.難度是指被測試者正確作答的百分比,一個好的測評工具必須具有適宜的難度,若過低,則多數(shù)被測試人都能通過,就會產生( ),反之,則會產生( )。
A、集中效應
B.地板效應
C.門檻效應
D.天花板效應
4.史克斯等人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人的需要和動機不僅因人而異,而且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會隨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這就是西方人性假說中的( )。
A、超√理論
B.復雜人假設
C.社會人假設
D.權變人假設
5.人員素質筆試測評根據(jù)測驗評定的標準可以分為:( )
A.認知測驗與人格測驗
B.構造性測驗與投射性測驗
C.標準參照測驗與常模參照測驗
D.水平測驗與團體測驗
6.量表是一個擁有參照點和單位的,可以體現(xiàn)測量規(guī)則的連續(xù)體,根據(jù)量表的單位和參照點的不同,可以將量表從低級到高級,從模糊到明確的四類:( )
A、命名量表→一般量表→順序量表→等比量表。
B、命名量表→順序量表→結構量表→等比量表。
C、一般量表→順序量表→等比量表→結構量表。
D、命名量表→順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7.在一次人員招聘中,同一測驗分別由企業(yè)領導、人力資源專家和企業(yè)人力資源經理來評定分數(shù),評定分數(shù)分別為80分、84分、88分,而他們的權重分別為0.3.0.5.0.2,則其加權平均分為:( )
A.84
B.80
C.83.6
D.82
8.原始分數(shù)換算成標準分數(shù)時,由于在實際運算中,標準分數(shù)通常是小數(shù)且可能為負數(shù),因此采取如下調整方式:( )
A.100Z
B.︱10Z︱
C.10Z+50
D.100Z+50
9.區(qū)分度指數(shù),試題的區(qū)分能力就越強,一般認為,區(qū)分度指數(shù)高于( ),試題便可以被接受。
A.0.5
B.0.3
C.0.2
D.0.65
10.氣質是指表現(xiàn)在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動力方面的、穩(wěn)定的個性特征。心理學上將氣質劃分為以下四種基本類型:( )
A、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抑郁質
B、膽汁質、敏感質、抑郁質、多血質
C、多血質、粘液質、敏感質、抑郁質
D、多血質、膽汁質、活性質、抑郁質
11.人員素質測評是指測評主體采用科學的方法,收集被測評者在主要活動領域中的表征信息,針對某一素質測評目標系作出量值或價值的判斷的過程。根據(jù)目的的不同,可以將人員測評分為:( )
A、能力因素測評、動力因素測評、個人風格因素測評
B、選拔性測評、開發(fā)性測評、考核性測評、診斷性測評
C、一般能力測評、特殊能力測評、人格測評、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評
D、能力測評、創(chuàng)造力測評、人格測評、興趣測評
12.標準參照測驗又稱為( )
A.構造性測驗
B.投射性測驗
C.選拔測驗
D.水平測驗
13.測評工具對不同的群體來說,應具有功能的一致性,這是指( )。
A.測量的效度指標
B.測量的標準化
C.測量的公平性
D.測量的可信度
14.在測量過程中,一般我們把( )規(guī)定為已知條件,而( )規(guī)定則是在已知條件限定下處于變化狀態(tài)的量。
A.變量
B.參照點
C.常量
D.測量單位
15.幾個作用不同,或幾個比重不同的普通算術平均分數(shù)的平均數(shù)就是( )。
A.算術平均數(shù)
B.平均數(shù)
C.加權平均數(shù)
D.絕對平均數(shù)
16.在測量測驗過程中,( )是最重要、最常用的表示不同成績間差異量的指標。
A.離差
B.方差和標準差
C.平均數(shù)比值
D.級差
17.對同一被測試群體進行重復測量而得到的兩組數(shù)據(jù)之間一致性程度的量化指標就是( )。
A.再測信度
B.復本信度
C.分半信度
D.評分者信度
18.隨機抽取相當數(shù)量的測驗試卷,由兩名評分者分成兩組按給定的評分標準評定分數(shù),然后求其積差相關系數(shù),這就是( )。
A.測量的公平性
B.測量信度
C.測驗試測
D.評分者信度
19.運用分半法的核心問題在于( )。
A.被測對象的差異
B.被測對象的規(guī)模
C.分半的方式
D.評分標準的統(tǒng)一性
20.建立效標關聯(lián)效度的最常用方法是( ),即求測驗分數(shù)與效標測量間的相關系數(shù)。
A.預測法
B.模擬分析法
C.關聯(lián)法
D.收斂法
21.標準化測驗的最終分數(shù)解釋必須以( )作為依據(jù)。它必須適用于測驗目的所確定的所有被試群體。
A.常模
B.評分者
C.標準答案
D.平均分數(shù)
22.( )測評的內容主要是人們的氣質、性格、興趣、態(tài)度、品德等非認知方面的個性特征。
A.行為測驗
B.動力測驗
C.職業(yè)興趣測試
D.人格測驗
23.速度測驗與難度測驗最本質的區(qū)別在于( )。
A.難易程度
B.題目類型
C.時間長短
D.是否標準化
24.根據(jù)測驗發(fā)問的形式可以分為構造性測驗和( )。
A.間接性測驗
B.模糊性測驗
C.投射性測驗
D.開放性測驗
25.人員素質測評是對人的心理素質及潛在能力的測評,目前是通過測量人的外在行為表現(xiàn)推斷出人的心理素質和潛在能力,因此,它具有( )性特點。
A.表層性
B.間接性
C.波動性
D.模糊性
26.現(xiàn)代人員素質測評借助了一系列客觀的測評技術和手段,所以它具有( )特點。
A.客觀性
B.先進性
C.準確性
D.難以操作性
27.人員素質測評對某個人某種素質的高低、強弱的評價沒有絕對的評價指標尺度,而是通過個體在群體中的相對位置來判定的,因此,它具有( )特點。
A.可比性
B.相對性
C.參照性
D.模糊性
28.在區(qū)分度計算過程中,當測驗總分和某題目分數(shù)一個是連續(xù)變量,一個是二分變量時,采用( )方法計算。
A.二列相關法
B.∮相關法
C.點二列相關法
D.積差相關法
29.在區(qū)分度計算過程中,當測驗總記分為連續(xù)變量,但以某一分數(shù)為線劃分成合格和不合格兩類時,可采用( )計算。
A.二列相關法
B.∮相關法
C.點二列相關法
D.積差相關法
30.( )是指表現(xiàn)在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動力方面的、穩(wěn)定的個性特征,通常具有一定的先天因素,同時又通過后天的生活過程加以強化,因而很難改變。
A.氣質
B.性格
C.興趣
D.動力
答案:1.(D) 2.(C) 3.(D)(B) 4.(B) 5.(C) 6.(D) 7.(C)8.(C) 9.(B) 10.(A)11.(B) 12.(D) 13.(C) 14.(C)(A)15.(C) 16.(B) 17.(A) 18.(D) 19.(C) 20.(C)21.(A)22.(D) 23.(A) 24.(C) 25.(B) 26.(A) 27.(B) 28.(C)29.(A) 30.(A)
以上是唯學小編為您帶來的企業(yè)培訓師考前試題的介紹,想要了解更多關于企業(yè)培訓師考試方面的信息請關注唯學網。